首页 >> 要闻简讯 > 数码科技问答 >

《烙饼问题》教学设计

2024-11-26 00:13:05 来源: 用户: 

教学目标:

1. 知识与技能:通过解决烙饼问题,学生能够理解优化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,并掌握简单的数学建模方法。

2. 过程与方法:引导学生通过观察、分析、推理等手段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。

3.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,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。

教学重点:

掌握烙饼问题中时间最短的解决方案,并能灵活运用到类似的实际情境中。

教学难点:

理解并总结烙饼问题背后的规律性,形成抽象化的数学模型。

教具准备:

多媒体课件、烙饼实物或图片、小组活动记录表

教学过程:

一、创设情境,引入新课

教师展示一组烙饼的图片或者使用实物演示烙饼的过程,提问:“如果每次只能烙两张饼的一面,每面需要两分钟,请问烙三张饼最少需要多少时间?”引发学生思考。

二、自主探究,寻找策略

1. 分组讨论: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,每组4-5人,提供给每个小组一张烙饼问题的工作纸及计时工具(如手表)。

2. 动手操作:鼓励学生们尝试不同的烙饼顺序,记录下每次的操作步骤及其所需的时间。

3. 汇报交流: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发现,比较不同方案之间的差异,找出最优解。

三、归纳总结,提炼规律

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操作过程,提出问题:“为什么有的方案比其他方案耗时更少?这其中有什么秘诀吗?”经过集体讨论后得出结论——合理安排烙饼顺序可以有效缩短总用时。

四、拓展延伸,深化理解

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,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变式题目,例如增加饼的数量或是改变烙饼规则等,让学生们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去解决新的挑战。

五、课堂小结

最后,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,强调优化思维的重要性,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类似的问题,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。

板书设计:

- 烙饼问题

- 最优策略:合理安排烙饼顺序

- 关键点:节约时间,提高效率

作业布置:

回家后试着用家里的锅具模拟烙饼过程,验证今天课堂上学到的知识,并尝试解决更多实际生活中的类似问题。

通过以上教学设计,旨在帮助学生不仅学会了解决烙饼问题的具体方法,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